新闻动态
- 发布日期:2025-07-05 22:26 点击次数:97
读《资治通鉴》发现,古人的那些升职加薪、化险为夷的故事里,藏着无数“高情商说话术”。有人因为说错一句话掉脑袋,有人却靠一张嘴逆风翻盘。这些老祖宗的聊天智慧,放到今天,照样能帮你避开社交雷区。
01 急事慢慢说,才能说到点子上三国时,曹操带兵攻打袁绍,久攻不下,粮草又快没了,急得想退兵。谋士荀彧写信劝他:“眼下正是袁绍军心不稳的时候,您再坚持一下,胜负就在眼前。”短短几句话,没有喊口号,而是分析局势、点明利弊,曹操立马打消了撤退念头。
生活里也一样,遇事着急上火,说话容易不过脑子。同事突然甩来烂摊子,你张口就怼,只会激化矛盾;孩子考试没考好,你劈头盖脸一顿骂,啥问题也解决不了。老祖宗早说过“欲速则不达”,先冷静下来,把话说清楚、说到对方心坎里,才是真本事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02 难听的话,换个方式说唐太宗想修洛阳宫,大臣张玄素上书反对:“陛下您刚灭了隋朝,却学隋炀帝大兴土木,这不是重蹈覆辙吗?”这话要是换个人说,早被皇帝砍头了。但张玄素没直接硬刚,而是举历史例子、摆民生困难,最后还说“臣知逆龙鳞者死,但为了国家不得不说”。唐太宗不仅没生气,还夸他是“忠谏之士”。
我们生活里也有这种情况:想给朋友提建议,直接说“你这做法太蠢了”,对方立马炸毛;换成“我觉得换个角度会不会更好”,对方反而能听进去。《资治通鉴》里那些聪明人,早就明白 “忠言未必逆耳,关键看怎么说” 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03 不该说的话,干脆闭上嘴武则天当皇帝时,很多人反对她。有个大臣叫娄师德,从不参与这些议论,别人问他对朝政的看法,他就打哈哈:“今天天气真不错啊!”有人笑他没骨气,但正是这份“沉默”,让他在动荡时局里安稳做了几十年高官。
现在网上也是,看到热点事件,没了解清楚就跟风评论,很容易惹麻烦;职场里同事聊八卦,你跟着添油加醋,说不定哪天就传到当事人耳朵里。老祖宗提醒我们 “言多必失,祸从口出” ,不该说的话,宁可烂在肚子里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会说话的人,活得都不差《资治通鉴》写了一千多年的历史,说到底离不开“人”和“话”。会说话的人,能把矛盾聊成合作,把危机聊成转机;不会说话的人,明明好心却得罪人。下次开口前,不妨想想古人的智慧:
- 急事别慌,先理清思路再说;
- 提意见时,多站在对方角度;
- 不确定的事,宁愿少说也别乱说。
说话是门学问,更是人生的修行。把话说对、说好,路自然越走越顺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